1. 郵箱登陸
            @scljjh.com

            新聞動態
            行業動態
            扎克伯格:真正決定人生高度的,是你做事的速度
            【添加時間:2017-10-11 10:02:38】【來源:】【作者:dggtangli】
            扎克伯格,這位全球最年輕富豪才33歲,卻法力無窮。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如今,他的個人資產達到480億美元,位列全球第六富。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\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當年,面對“社交網站”這個足以帶動全球性革命的idea的時候,Winklevoss兄弟遲遲不肯動手,而扎克伯格選擇了像瘋狗一般地執行。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這是個最好的時代,也是個最壞的時代。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決定人生高度的從來不是做事的完美程度,而是做事的速度。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當你做事的速度足夠快,執行力足夠強,你會深信:這的確是一個最好的時代。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\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《社交網絡》里,講述了臉書曲折的創業史以及官司糾紛。我對這些都并不驚訝。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最最最讓我驚訝的,還是扎克伯格這個人。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尤其是他做事的速度、他的執行力。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扎克伯格被女友甩掉之后,當晚便心血來潮,怒敲代碼。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\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在很短的時間內,在電腦上折騰出了一款應用——大頭照對比評分應用FaceMash。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簡單來說,這個應用就是讓校園里的美少女上傳照片到網站,讓路人去評分。

            這個簡單粗糙的產品抓住了大學生對美色的窺視欲,抓住了美女們的虛榮心,并且通過評分建立了競爭機制,所以大獲成功。

            注意一下影片細節,就能發現以下這個事實:


            扎克伯格那一天晚上8:13回到宿舍。晚上10:17開始動手做FaceMash。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凌晨2:08同學薩瓦林回來提供了算法公式。該產品上線之后,在大學生中廣為流傳。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凌晨4點,網站的流量異常,弄垮了哈佛的校園網,驚動了校方的管理人員。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也就是說,他只花了6個小時,便完成了產品的設計、開發、上線......這可能是一個小型創業團隊兩天的日常工作量。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另外,同在哈佛就讀的Winklevoss兄弟與扎克伯格是死對頭,他倆總說扎克剽竊了他們的創意,才有了之后的Facebook。


            促成小扎與Winklevoss兄弟日后的巨大差距的,也正是二者的執行力差距。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當Winklevoss兄弟在猶豫是否要全身心投入做社交網站的時候,小扎已經開始動手做Facebook了。


            當兄弟兩個在訓練劃艇時,小扎的Facebook已經上線了。當Winklevoss兄弟發出律師函,等小扎回音時,小扎宣布進入耶魯大學、哥倫比亞大學和斯坦福大學。


            當Winklevoss兄弟去找哈佛大學校長薩默斯告狀時,小扎的Facebook已經覆蓋29所學校、7.5萬注冊用戶。


            當Winklevoss兄弟還在英國參加賽艇會比賽時,小扎的Facebook已經成為劍橋、牛津和倫敦商學院的勁爆話題。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在CEO瘋狂的執行與推動下,臉書幾乎是以瘋狂的速度在美國的大學校園鋪開,然后蔓延到世界的各個角落。


            面對“社交網站”這個足以帶動全球性革命的idea的時候,Winklevoss兄弟遲遲不肯動手。而扎克伯格選擇了像瘋狗一般地執行。


            \

            除此之外,他還有敏捷的,對項目的跟進能力。


            社交產品上線初期,需要不斷迭代。

            有一次,扎克伯格從同學那里得到了“社交網站需要展示學生情感關系”的啟示后(單身、戀愛、婚否),立馬著了魔一樣地趕回寢室,增加了這個功能。

            在這部片子里,你能時刻感受到扎克伯格身上有一種平靜的粗暴。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一種程序員身上特有的耿直。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出現想法?OK,下一秒立刻去做!出現問題?OK,下一秒立刻解決!


            出現更優方案?OK,下一秒立刻敲代碼進行產品迭代!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對,就是下一秒,甚至連下下一秒、下下下一秒都是晚的。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決定人生高度的從來不是做事的完美程度,而是做事的速度。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比如現在,你餓了,你想烤雞翅膀吃。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你第一件要做的事不是在腦子里構想如何烤一對完美的雞翅膀,不是去想如何調制腌料,不是去想黑胡椒用哪個牌子的好,而是立刻去菜場買一包雞翅膀回來。

            速度是第一要訣,其他任何一切都建立在速度的基礎上。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連雞翅膀都沒買,搞毛啊。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\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這是個最好的時代,也是個最壞的時代。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當你做事的速度足夠快,執行力足夠強,你會深信:這的確是一個最好的時代。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因為每個人都能通過各自的長處、技能、興趣,找到一個足以使自己安身立命的去處。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當你做事的速度太慢,你會抱怨:這時代,簡直壞得不像話。錢都被人家賺了,紅利期的好處都被先行者瓜分完畢了,風口上那只飛翔的豬永遠不是自己。


            你的心態日益扭曲,你原本的激情早就在一而再再而三的拖延中,消失殆盡。


            天吶,事實上,這些人都是被自己拖垮的。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大部分人不是沒有能力,也不是沒有決心。其實就是差那么一點點,只要動動手,日后的所有情況都會發生改變。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你不用和那些金字塔尖的牛人比,光是和那些足夠成功的普通人比就夠了。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當你把自己和那些成功的普通人比較,你會發現,你和他之間的差別,其實就是當初“動手做了”和“沒動手做”的差別。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你和他之間的巨大鴻溝,就是當時一個微小的執行力所引發的蝴蝶效應。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\


            大家都是普通人,普通的容顏、普通的身材、普通的心智。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誰也不比誰聰明太多,誰也不比誰機智多少,智商都是中國人的平均水平,大約105左右。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二話不說把事先做了的人,成功的幾率要遠高于那些明日復明日的人。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現在假設,有100個人要做事。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我確信,其中50個人的心態都是:“算了,有時間再說”,或者“下次!下次我一定去做這件事”。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其中有30個人猶豫一陣,決定小試一下,但還沒怎么開始嘗試,就覺得太難太煩,于是放棄。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其中有12個人推進了計劃,但是由于種種阻礙的原因,停下腳步。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其中有5個人,在計劃之后完成了個大概,獲得少許成就感,就此止步。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只有最后3個人,立馬開干、雷厲風行、決策果斷,搶到了優先權,提前抓住機會,并且時時跟進。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這3個人做事的速度,最終決定了一個事實。他們,一定會跑在大部分人的前面。



            上一篇:高血壓有新標準了?擦亮眼睛千萬別被騙!
            下一篇:長壽真的跟血型有關,如果你是這種血型,恭喜你要長壽了

            668866.cop